
CMMI一级,完成级。在完成级水平上,企业对项目的目标与要做的努力很清晰。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CMMI二级,管理级。
初始级别(Level 1 - Initial):该级别表示软件开发过程无序、不可预测、缺乏标准化和文档化。在这个级别上,软件开发过程通常是由个人和个人之间的交互完成的,缺乏组织和管理。
初始级 已管理级 已定义级 量化管理级 优化管理级 记住,成熟度第2和第3级是使用相同词汇,如同能力度第2和第3级。词汇的一致是有其目的的,因为成熟度等级与能力度等级的概念是互补的。
已执行级 2 已管理级 3 已定义级 4 量化管理级 5 最优化级 CMMI全称是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即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也有称为:软件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 ,是美国国防部的一个设想。
1、设立政府行为的国家质量奖既是国际通行做法,也是政府主管质量工作部门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表现。早在2004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GB/Z19579《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并于2005年1月1日起实施。
2、质量管理工作在技术方面的基础是企业(组织)所掌握的技术的成熟度!推广一下,研制工作质量的基础是已完成了型号的预研,通过了预研的项目,才能转入型号研制。如果没有预研阶段的技术基础,盲目上马型号研制,对于承担型号研制的企业、两总,乃至对任务提出方都是不负责任的。
3、标准性质:ISO9001符合性标准,GB/T19580成熟度标准。管理范围:ISO9001以产品质量为核心,关注最直接地影响着产品质量的职能和过程;GB/T19580覆盖企业管理的全部,建立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更加强调战略、绩效结果和社会责任。评价方式:ISO9001定性评价,GB/T19580量化打分。
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19580标准是组织综合的绩效管理办法。
5、比较:《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19580与GB/T19001的最大差别在于它不是符合性的评价依据,而是为组织提供追求卓越绩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强调战略、绩效结果和社会责任。 范围:该标准规定了组织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适用于追求卓越绩效的各类组织,为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准则,也可用于质量奖的评价。
6、GB/T19580-2012是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称为《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中国质量管理的最高标准之一。该标准于2012年09月1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并自2012年09月15日起开始实施。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最早由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Edwards Deming)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中。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
DFSS是Design for Six Sigma的缩写,是指对新流程、新产品的设计方法。根据DMAIC模型及其原理,人力资源管理应采取以下步骤:(1)定义阶段(D阶段)。确定员工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等方面的关键需求,并识别需求改进的培训项目或培训管理流程,并将改进的内容界定在合理的范围内。
生产+销售型设计+生产+销售型这是在产业链节点上涉及较多的经营模式,采用这种经营模式企业的特点是企业具备一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信息服务类型信息服务类企业较典型的是咨询公司,这种类型的企业或者公司,不涉及制造的一切活动,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与制造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以概念模型构建的。概念模型是一种或多或少的形式化描述,描述的内容包括建立软件组件时,所用到的算法、架构、假设与底层约束。这通常是对实际的简化描述,包括一定程度的抽象,显式或隐式地按照头脑中的确切使用方式进行构建。
PDCA模式的含义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在质量管理活动中,要求把各项工作按照作出计划、计划实施、检查实施效果,然后将成功的纳入标准,不成功的留待下一循环去解决。这一工作方法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企业管理各项工作的一般规律。
PDCA循环的含义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在质量管理活动中,要求把各项工作按照作出计划、计划实施、检查实施效果,然后将成功的纳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