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石斛夜光丸,生产的企业有吉林省通化博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市双士药业有限公司、吉林省天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经营环节检验不符合规定被停售召回。克拉霉素缓释片,生产企业是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因干燥失重不合格被停售召回。
2、检验机构广东省汕头市药品检验所六味地黄胶囊检验情况标示为陕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六味地黄胶囊(生产批号190113)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水分。检验机构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检验情况标示为吉林恒星科技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生产批号20190905)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溶出度。
3、近日,国家药监总局官方发布了关于20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的通告。对于不符合要求规定的药品,药监部门已经要求相关企业和单位采取暂停销售使用。召回等风险控制措施。对于不符合规定原因开展严重严防调查,切实进行企业整改。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克拉霉素缓释片不符合规定。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检验情况标示为贵州缔谊健康制药有限公司、瑞阳制药有限公司、天圣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5批次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不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项目包括游离水杨酸、崩解时限。检验机构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检验。
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药品不符合规定的通告,对不符合规定药品要求相关企业和单位采取暂停销售使用、召回等,对不符合规定原因开展调查并切实进行整改。并要求相关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对上述企业和单位生产销售假劣药品的违法行为立案调查,并按规定公开查处结果。
经山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检验,标示委托方为山西天致药业有限公司、受托方为重庆天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骨刺宁胶囊不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项目为水分。
近日,国家药监局官网,发布了关于10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的通告,共有10个品种10批次经检验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具体如下板蓝根颗粒检验情况标示为广东省罗浮山白鹤制药厂生产的板蓝根颗粒(生产批号2002007)不合格,不合格项目装量差异。
近期,国家药监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一份通告,披露了70批次不符合标准的化妆品信息。 在国家化妆品监督抽检活动中,由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等机构检测,发现70批次化妆品不符合相关标准。
近日,国家药监总局官方发布了关于20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的通告。对于不符合要求规定的药品,药监部门已经要求相关企业和单位采取暂停销售使用。召回等风险控制措施。对于不符合规定原因开展严重严防调查,切实进行企业整改。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克拉霉素缓释片不符合规定。
1、年4月15日,央视的《每周质量报告》节目中揭露了河北一些企业违规行为,他们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以此熬制出工业明胶,这个过程令人担忧,因为这些产品最终流入了药品市场,进入了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工业明胶,最终流向药品企业,进入消费者腹中。而9家药厂的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超标最高达90多倍。在被曝光了13个铬超标产品名单中,四川蜀中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阿莫西林胶囊、诺氟沙星胶囊不幸入榜。
3、蜀中制药曾被整改另一家涉及药企“蜀中制药”,已是一年内两度曝出药品质量问题。该公司曾于去年年底接到监管部门630多万元的罚单。2011年4月,国家药监局和四川省药监局在对蜀中制药的突击检查中发现,该药企中药生产过程中违反相关规定,要求其中药车间停产整改。
4、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和《东方时空》节目中揭露了一起震惊药业界的“毒胶囊”事件。报道揭露了部分明胶供应商违规使用皮革工业废弃物制造药用胶囊,其中涉及海外制药、四川蜀中、修正药业、通化金马等9家药厂生产的13个批次药品。
年6月1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16批次不符合规定的药品名单。经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等8家药品检验机构检验,14家企业生产的16批次药品检验不合格,涉及河北九正药业有限公司的复方克霉唑乳膏、重庆天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骨刺宁胶囊、四川琦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黄连上清丸等。
海淘儿童用品抽检1/3不合格 或致孩子窒息 2015年,质检总局对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进口的儿童用品,包括玩具、服装、纸尿裤、餐厨具、湿巾等进行了质量抽查,总计抽样654批,检出不合格217批,不合格率为33%。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集中药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中药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第29位),全国中药企业十强第五位,中国医药企业创新力二十强,现有员工5000余人。
宣称主要成分包括西洋参、冬虫夏草、灵芝等近20种中草药,标注“纯正中药,绿色健康”的保健食品,吃了却有异常反应,李先生觉得自己购买的仁合胰宝不大对劲,于是便来到承德市食药监部门进行咨询。
酒水、饮料、生鲜、冷冻、乳品、烘焙、调料、小食品、保健品等等,食品品类繁多,依靠有关部门的一己之力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其难度是相当大的。那么食品安全问题该如何保证?国家应加强对于食品加工的监管。
御芝林是一家知名企业,个人感觉挺不错的,这家公司主要生产中药保健品,公司很正规、产品有专利认证,安全有保障。家里老人一直在吃他们家的保健品,都是正规蓝帽子认证的,吃了这么多年,感觉效果挺温和的,没啥副作用,挺让人安心的。而且他们家产品包装上都有正规的批准文号,看着就让人放心。
通化金马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热通淋胶囊在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中被指出存在铬超标问题。这起事件源于一些企业使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工业明胶,最终流向药品企业,导致9家药厂的13个批次药品的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最高超标达90多倍。
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工业明胶,最终流向药品企业,进入消费者腹中。而9家药厂的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超标最高达90多倍。在被曝光了13个铬超标产品名单中,通化金马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热通淋胶囊不幸入榜。
“工业明胶制作药用胶囊”事件曝光后,16日,涉及的药企通化金马官网遭到黑客攻击,修正药业官网也继前日后再度被袭,两家页面均被改为与工业明胶相关的文字。针对媒体曝光胶囊产品铬含量超标,修正药业16日在官网发布声明称,已组建了“羚羊感冒胶囊安全检查小组”进行调查,对该批产品(空心胶囊疑似有质量隐患)进行了质量复查。
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和《东方时空》节目中揭露了一起震惊药业界的“毒胶囊”事件。报道揭露了部分明胶供应商违规使用皮革工业废弃物制造药用胶囊,其中涉及海外制药、四川蜀中、修正药业、通化金马等9家药厂生产的13个批次药品。
涉及企业包括海外制药、四川蜀中、修正药业、通化金马等,致癌物质铬最高超标90倍。报告表示,行业面临整顿,目前不涉及不规范生产的药用明胶和胶囊生产企业安全系数高:青海明胶、东宝生物。另外从监管层加强药用辅料标准的角度,可关注药用辅料生产企业:尔康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