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相同点:目的一致保证产品质量,对因素控制达到确保质量,强调预防为主,变管结果为管因素,对生产和质量管理要求一致,其标准随科技不断完善。不同点:性质不同GMP具法律效力而ISO9000则是推荐技术标准。适合范围不同ISO9000适用于各行各业,而GMP则只适用于药品生产企业。
2、世界有关组织和许多国家都制定了权威性很强的药品质量标准,我国的《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中药饮片有国家标准的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
3、此外,GMP的特点体现在它是结合ISO9000标准系列和制药行业特点制定的行业专业规范,用于药品的生产和质量管理方面。GMP是一个世界性的、动态的药品生产及质量管理规范。做药品必须时刻注意保持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绝不可以为短时间内生意好就放弃对自己的要求。
4、GMP标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为保证药品在规定的质量下持续生产的体系。它是为把药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的危险降低到最小而订立的。GMP包含方方面面的要求,从厂房到地面、设备、人员和培训、卫生、空气和水的纯化、生产和文件。
后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曾制定过中药的GSP及其验收细则,但是几乎没有推行开来。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GSP将其管理范围变为单纯而又外延完整的药品,既与国际上GSP接轨,又与《药品管理法》中的药品概念完全一致。GSP的中文名称由《医药商品质量管理规范》变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GMP的历史 世界卫生组织上世纪60年代中开始组织制订药品GMP,1974年联合国将GMP分发给全体会员国,1975年11月提出了修订后的GMP,并在世界卫生组织技术报告第569号中正式发布。中国则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我国于1985年由中国医药工业公司下发了《药品生产管理规范》。
十六)计算机系统的管理;(十七)执行药品电子监管的规定;(十八)其他应当规定的内容。
GMP 是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简称,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对象是:①人;②生产环境;③制剂生产的全过程。人是实行GMP管理的软件,也是关键管理对象,而物是GMP管理的硬件,是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法律分析: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企业应当严格执行本规范。药品生产企业销售药品、药品流通过程中其他涉及储存与运输药品的,也应当符合本规范相关要求。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第九条 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本法制定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生产。
第一条 为加强药品使用质量监督管理,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湖北省药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药品使用单位药品购进、验收、储存、养护和调配等环节的质量监督管理。
1、过程中,确保所生产的药品适用于预定的用途,符合药品注册批准或规定的要求 和质量标准,并避免让患者承受安全、疗效和质量的风险。 第八条 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确保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各部门不同层次的 人员以及供应商、经销商应共同参与并承担各自的责任。
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GMP)作为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础规范,涵盖了药品制剂生产全过程以及原料药生产的关键环节,其目标是通过严格的标准和程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交叉污染,降低差错,确保药品质量。
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GMP是英文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缩写,中文含义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或良好作业规范、优良制造标准。
4、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如下:药品生产企业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与药品生产相适应的具有医药专业知识、生产经验及组织能力的各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5、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工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为法律依据,旨在确保药品生产的合规性和质量。首要原则是第一条,通过建立完善的药品质量管理体系,企业需全面考虑影响药品质量的所有因素,包括有组织、有计划的各个环节,确保药品达到其预定的使用目的。
6、GMP。全称为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是一套制定了药品生产和质量控制的标准和指导原则,旨在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规范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药品生产、包装、质量控制和记录等各个环节,以确保药品的一致性和合规性。GMP是药品行业中非常重要的质量管理体系,有助于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